本文同时介绍二部台湾谷津DA&T的器材,我自己更喜欢U4音频处理器,这是一部体积迷你,加工精致,集合解码器、耳放、前级等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产品。单声道的XP100后级有140瓦/8欧姆输出功率,瞬间输出电流达22A之谱,二部器材拥有难以匹敌的超高性价比,因此都列为本月最佳推荐。
去年发布的U4音频处理器延续U1(耳放+输出功率50瓦的合并功放)、U2(带USB解码器的耳放)、U3(带输出功率60瓦的合并功放)等耳放的设计元素,但将解码器规格一举推上32bit/384kHz与DSD128,与进口品牌相较可说是毫不逊色。DA&T还有HA2(电源分体前级)、HA3(电源分体设计)二部在线的耳放,从驱动力来看,无疑HA2与HA3更占优势,但U4的数码能力却是最新的。DA&T U4有USB、光纤与RCA同軸三种数字输入,以及一组RCA模拟输入,具备高度相容性。输出部分,U4除了面板上的6.3mm耳机输出外,背板还提供DAC输出与前级输出各一组,让U4身兼多种角色。U4背板还贴心地提供一个Hi / Lo切换开关,Lo为一般USB传输,连接PC不必安装驱动软件,取样率可支援至24bit/96kHz;Hi则为高速USB传输,此时连接PC必须安装驱动软件,取样率最高可达32bit/384kHz与DSD128,两种情况下声音差别非常显着,应该尽量选择高速模式使用,苹果电脑的OS系统无论Hi或Lo都不需驱动软件。但U4的驱动软件具备一项额外功能,使用者可以透过电脑调整U4主音量,无需遥控器,甚至Android系统的智慧型移动装置还可以下载一款App,安装后即可经由手机遥控U4的主音量(必须以USB连接PC),使操作更为便利。
目前DA&T产品都具备极高的外观识别度,但我仍要称赞U4面板设计的巧思。面板左右两个旋钮分别对应无级增益调整和音量控制,增益调整可以适应从32欧到600欧的各类耳机的声压要求,请根据个人口味和审美不同自由调整。在增益较小时,整个声音相对内敛,声音比较向后靠,细腻顺滑,不会有任何的突兀,长时间聆听也不会产生疲倦感。当这个增益调整到一半时,U4的声音开始热情起来,声音密度明显更高,继续增大增益声音开始出现让人不舒服的压迫感,阻抗低的耳机如Hi-FiMAN HE6(阻抗50欧,灵敏度只有83.5dB)开始有点毛躁刺激。但如果换用森海塞尔HD800耳机(阻抗300欧,灵敏度102dB),高增益在保留细腻声底的同时,整个场景的鲜活度非常好。在一定的范围内让使用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调整声音,我非常欣赏这种设计。顶部有三个触控按键,最左是电源开关;中间是输入切换,每触摸一次面板左下角的指示灯就变颜色,对应背板的输入端颜色;右边为偏压调整,高偏压时Logo会从绿色转为红色。高偏压类似纯甲类设计,在声音变得更醇厚温暖的同时温度也较高,建议使用高偏压模式。
早期U1S/U2S的外壳采用ㄇ字型结构,U3/U4改为双层箱体结构,里面的铜箱要从外面的铝合金箱体“抽”出来。设计者张先生说,如果采用不导电也不导磁的机壳如木头、压克力、玻璃等,声音透明清净但只能能适应低干扰环境。导电又导磁的机壳例如铁、镀锌钢板等,较不受环境干扰却又带着一些沉重感与莫名的染色,少了一份灵活灵现的轻盈曼妙与清新感。最后DA&T决定采用导电但不导磁的材料来制作,底座为纯铜材料,再包覆铝做为外壳散热,既能得到稳定的环境对应品质,也有透明灵活灵现的声音表现,对一部售价仅数千元的功放来说,这种高成本付出值得敬佩!
小巧的体积注定必须使用SMD表面黏着元件,理论上SMD的短路径应该让声音更好,实际上过小的SMD元件却使声音劣化。为了驱动不同阻抗的耳机需要更高的工作电流而产生热,很考验线路布局,使用更大尺寸的SMD元件可以确保讯号传递品质与散热效率,但这类元件较少人使用,成本高出许多。U4解码器部分使用ESS的9018K2M,可以处理PCM 384kHz/32bit与DSD128的数字音乐,输出放大线路也是DA&T自行开发的。张先生说384k与DSD128好像只是取样速度更快而已,但这也意味着音频频宽可以达到176kHz以上,大幅减低模拟滤波器的复杂度与相位误差;32bit则是动态范围可以达到192dB,意味着可以用更低失真的规格来处理一般人可以听得到的范围。这幺高的工作频率在传输上有一些会与Wi-Fi传输重叠,EMI的管理很困难、记忆体与缓冲区都必须增加才能应付非同步时基差的问题,但DA&T都一一克服了。
U4音频处理器中间是个巨大的环形变压器,它确保了当耳放时足够的驱动力。
还可以看到U4采用双层箱体,外面一层铝合金箱体,里面则是以导电但不导磁的纯铜外壳,做成箱中箱的结构。
外层采用铝合金的好处是散热快,内层采用纯铜则是为了降低干扰与音染。
U4音频处理器的模拟放大线路板,所有布线都都采用星型接地
U4音频处理器的数字解码线路板,USB接收晶片采用BRAVO的解决方案,DAC则是ESS的制品
顶部最右边的Bais是用来调整静态电流的触控按钮,按下去之后面板上的Logo会变成红色的,代表高静态电流模式。
左下角的in灯号代表输入讯源,按中间的Input则会变色,分别是红(USB)、绿(同轴)、蓝(光纤),以及橘(模拟)。
U4音频处理器USB端子同时有A接口与B接口,并可切换High/Low,Low对应USB 1.0的低速传输,不需驱动软件就可以直接播放24/96以下的音乐档案。
XP100单声道后级的核心仍然是巨大的450VA环形变压器,使用二对Sanken功率晶体构成140瓦/8欧姆输出。
XP100后级只能用香蕉插,并可切换偏压高低,高档位的音色更接近纯甲类功放。
试听的过程我一直提醒自己,U4不过是数千元的产品,但越听越是吃惊,最终决定给它最佳推荐,希望有更多人认识它并喜欢它。首先我用三副耳机来测试,分别是Hi-FiMAN HE6与Hi-FiMAN HE560(阻抗35欧,灵敏度90dB),还有森海塞尔HD800。严格说起来,U4推动超低效率的Hi-FiMAN HE6还是有一点勉强,低音的力度与饱满程度略有不足,高音延伸与细节则非常漂亮,通透感远远超过旷世CMA800R耳放。另外二只大耳机U4都轻松对付,尤其是HD800相当合适,听起来音场宽广开阔、分析力一流、动态与冲击力都在水平之上,音色干净明亮却不会有齿音过多的情形。播放管弦乐音质绵密结实,高音清越铮亮,中频通透凝聚,低频则磅礴强劲有力,甚至还有一股吸引人的潜沉力道,整体而言非常中性精准,我相信这就是张永能设计的目标。U4的声音属于非常扎实、张弛有度而平衡良好,它不会过度温暖影响了通清,也不会太过理智而变成冷冽,在开扬的音场中始终保持适当厚度,乐器与人声线条的勾画均属一流。
另外一个试听是拿U4当解码器前级使用,连接XP100单声道后级推动斯巴克的Lyre T50书架箱(88dB),这时U4的增益要调到最小,否则整套系统的音压颇为惊人,即便如此总音量还是只能放在10点钟位置。XP-100一如DA&T其他产品,采用黑色铝机箱搭配压克力面板,面板上有触控式待机开关,通电后由压克力面板透光显示机器状态。背板只提供一组RCA输入,一组RCA作By pass输出(可连接超低音),喇叭输出端子仅有香蕉插可选,另有trigger接线端方便与其他DA&T产品相互连动。XP100后级使用高偏压设定,一天下来温度并不算高,很适合放在桌面等小空间来使用。其实XP100的驱动力不错,听人声与弦乐都很流畅自然,细节也轻松而丰富,高中低音域的平衡感处理良好。但毕竟是万元级的产品,中频密度与重量感未达到最高水平,欣赏弦乐缺少一点黏滞感,音质的贵气也没有表现出来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XP100单声道后级个性中庸,处理任何音乐都波澜不惊、典雅从容,几乎不带自己的癖性与色彩,更像是录音室用的监听器材。
谷津产品虽是台湾制造,但很多方面其实具有国际风范,譬如它的结构与生产工艺可以和德国品牌看齐;它的稳定性与功能一点不输日本器材;它的声音既有美式豪迈气息又有欧风的圆滑细腻。XP100的整体走向仍是快速、干净、精准。有力。比起很多所谓的英国品牌合并功放,无疑DA&T XP100在驱动力、低频控制、高频宽低失真(5Hz-100kHz的频率响应,总谐波失真低于0.0033%,讯号噪音比高达120dB)等特性上更具有Hi-End产品的架势。我还拿XP100推动意大利Souns Faber Olympica II(88dB)落地箱,台湾歌手阿淘的新专辑《细人》当中有很多特殊效果声响,对于器材的低频表现是一大考验。没想身材迷你的XP100,让一连串的低音波浪不断由音箱内倾泄而出,颗粒凝聚生猛具弹性,XP100源源不绝供应音乐飨宴所需的能量与热情。在聆听小提琴时,拉弦细腻的摩擦质感、迷人的琴腔共鸣,其细腻程度与先前狂热的模样截然不同。U4+XP100拥有优秀的透明感与空气感,音乐表情流畅自然,无论是邓丽君演唱时的优雅甜美、阿淘演唱与弹奏不带一丝匠气的纯粹、还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众人朝圣的隆重华丽感,DA&T都能赋予不同丰富的面貌。
谷津音响的掌门人张永能低调而固执,他认为音响不是神话,他也认为音响应该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。一边欣赏DA&T U4+XP100组合,我一边想起了唱歌的阿淘,他坚持独立创作、独立制作、独立销售的原则,不走唱片公司路线。你可以在他老家北埔的西药房、杂货店等处买到阿淘的唱片,却不一定能在主流音像行买到。阿淘的唱片通路不是仰人鼻息去求来的,而是缘分,对阿淘而言,有缘有情比有权有势更重要。我以为DA&T的产品也一样,对不迷信品牌,不迷信高价,只相信声音的发烧友来说,它就是最佳推荐产品。